欢迎来到公海555000-公海gh555000线路检测

资讯中心

联系我们

欢迎来到公海555000
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路第一世界广场A座8D-E
咨询电话:0755-83766766
E-mail:info@welissom.com

可编程电源内置温度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?

2025-06-25 14:02:06  点击:

可编程电源内置温度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测关键部件温度、将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、结合软件算法实现保护与控制,其工作原理涉及传感器选型、信号处理、保护逻辑和软件交互等多个环节。以下是详细解析:


一、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

  1. 传感器类型与特性
    • NTC热敏电阻
      • 原理: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(负温度系数),通过分压电路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。
      • 特点:成本低、响应快(响应时间<100ms),但线性度差,需校准。
      • 应用:中低端电源,如线性电源或小型开关电源。
    • 数字温度传感器(如LM75、TMP112)
      • 原理:内置ADC和I²C/SPI接口,直接输出数字温度值(如12位分辨率,精度±0.5℃)。
      • 特点:精度高、抗干扰强,但成本较高。
      • 应用:高端电源,如医疗设备或自动化测试电源。
    • 热电偶
      • 原理:基于塞贝克效应,通过两种金属的温差产生电压(如K型热电偶,输出mV级信号)。
      • 特点:测量范围广(-200℃~+1350℃),但需冷端补偿和线性化处理。
      • 应用:极端温度环境(如工业炉电源)。
  2. 信号采集与转换
    • 模拟信号处理
      • NTC热敏电阻通过分压电路和运放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,再由ADC转换为数字值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NTC在25℃时电阻为10kΩ,分压电路输出2.5V;50℃时电阻为3kΩ,输出降至0.75V。
    • 数字信号处理
      • 数字传感器(如LM75)直接通过I²C总线输出温度值,无需额外ADC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读取LM75的I²C寄存器,得到温度值0x1E(即30℃)。

二、温度传感器的部署位置

  1. 关键监测点
    • 功率MOSFET
      • 发热量最大,温度直接影响开关损耗和寿命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在MOSFET的散热片上安装NTC热敏电阻,监测结温(Tj)。
    • 变压器
      • 绕组和磁芯的温升可能导致绝缘失效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在变压器绕组间隙嵌入热电偶,监测局部热点。
    • 整流桥
      • 二极管的导通损耗会产生热量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在整流桥附近安装数字温度传感器,监测桥臂温度。
    • 控制电路
      • 高温可能导致运算放大器或MCU性能下降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在PCB的热敏感区域(如MCU下方)部署温度传感器。
  2. 多传感器冗余设计
    • 双传感器备份
      • 在关键部件(如MOSFET)上部署两个NTC热敏电阻,避免单点故障。
    • 区域覆盖
      • 在电源内部不同区域(如输入端、输出端、散热片)部署多个传感器,全面监测温度分布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电源内部布置3个传感器:MOSFET(T1)、变压器(T2)、散热片(T3),通过软件计算温差(ΔT=T1-T3)判断散热效率。

三、温度传感器的保护逻辑

  1. 过温保护(OTP)触发条件
    • 绝对温度阈值
      • 当温度超过设定值(如100℃)时,立即切断电源或降额输出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电源设置OTP阈值为95℃,当MOSFET温度达到95℃时,触发保护。
    • 温升速率保护
      • 监测温度变化率(如dT/dt>5℃/s),提前预警潜在故障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当温度在1秒内从70℃升至80℃时,触发报警并降额。
    • 区域温差保护
      • 计算不同区域温差(如ΔT=T1-T2>20℃),判断散热是否异常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当MOSFET温度(T1)比散热片温度(T2)高25℃时,提示散热不良。
  2. 保护动作类型
    • 立即切断型(Latch-Off)
      • 适用于高风险场景(如医疗设备),切断后需手动复位。
    • 降额输出型(Derating)
      • 适用于需要持续供电的场景(如通信基站),逐步降低输出功率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温度超过85℃时,输出功率从100%降至50%;温度降至75℃时,恢复至100%。
    • 报警提示型
      • 仅发出声光报警或SCPI命令,不切断电源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温度超过80℃时,前面板LED闪烁,并发送SYST:ERR?返回“OVER TEMPERATURE”。

四、温度传感器的软件交互

  1. 实时监控与显示
    • 前面板显示
      • 通过LCD或LED显示当前温度(如“TEMP: 75℃”)。
    • 远程监控
      • 通过SCPI命令或SNMP协议读取温度值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使用Python脚本读取温度:
          pythonimport pyvisarm = pyvisa.ResourceManager()power_supply = rm.open_resource('TCPIP0::192.168.1.100::inst0::INSTR')temp = float(power_supply.query('TEMP?'))  # 读取温度print(f"Current Temperature: {temp}℃")
  2. 历史数据记录与分析
    • 温度日志
      • 记录温度历史数据(如每分钟采样一次),存储在内部Flash或外部SD卡。
    • 趋势分析
      • 通过软件算法预测温度趋势,提前调整参数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使用线性回归预测10分钟后的温度,若超过阈值则提前降额。
  3. 自动化控制
    • PID温度控制
      • 根据温度偏差调整风扇转速或输出功率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温度偏差=目标温度-当前温度,PID输出控制风扇PWM占空比。
    • 脚本自动化
      • 编写自动化脚本,根据温度触发保护或恢复操作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pythonif temp > 90:power_supply.write('OUTP OFF')  # 切断输出elif temp < 80:power_supply.write('OUTP ON')   # 恢复输出

五、温度传感器的校准与维护

  1. 校准方法
    • 两点校准法
      • 在已知温度点(如25℃和50℃)下,调整传感器输出值。
      • 示例
        • 使用高精度恒温槽,将传感器置于25℃水中,调整ADC增益使显示值为25℃。
    • 软件校准
      • 通过SCPI命令写入校准系数(如TEMP:CAL:COEF 1.02)。
  2. 维护建议
    • 定期检查
      • 每6个月检查传感器连接是否松动,测量值是否准确。
    • 清洁散热片
      • 清除散热片上的灰尘,确保散热效率。
    • 更换老化传感器
      • NTC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时间漂移,建议每3年更换一次。

六、总结

可编程电源内置温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选型、信号处理、保护逻辑和软件交互实现温度监控与保护:

  1. 传感器选型:根据需求选择NTC、数字传感器或热电偶。
  2. 部署位置:重点监测功率MOSFET、变压器、整流桥等关键部件。
  3. 保护逻辑:结合绝对温度、温升速率和区域温差实现多级保护。
  4. 软件交互:通过实时监控、历史记录和自动化控制提升智能化水平。

建议

  • 高精度应用优先选择数字温度传感器(如LM75)。
  • 极端温度环境选择热电偶,并增加冷端补偿。
  • 定期校准传感器,确保测量精度。

通过科学配置和合理维护,温度传感器将显著提升可编程电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。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