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SB协议分析仪的EMI(电磁干扰)和EMS(电磁抗扰度)测试是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中兼容性的关键环节,具体测试项目如下:
一、EMI测试项目
EMI测试旨在评估设备自身产生的电磁干扰是否符合标准,避免对其他设备造成影响。USB协议分析仪的EMI测试主要包括:
- 辐射发射(RE)测试
- 频段范围:30MHz~1GHz(部分标准扩展至18GHz)。
- 测试方法:在电波暗室中测量设备通过空间辐射的电磁波强度。
- 限值要求:例如,30~230MHz频段限值40dB(μV/m),230~1000MHz频段限值47dB(μV/m)(测量距离10m,准峰值检测)。
- 目的:确保设备辐射的电磁波不会干扰其他电子设备。
- 传导骚扰(CE)测试
- 频段范围:0.15MHz~30MHz。
- 测试方法:通过电源线或信号线测量设备传导的电磁干扰。
- 限值要求:例如,电源端子骚扰电压在9kHz~30MHz频段内需符合特定限值。
- 目的:防止设备通过电源线或信号线向电网或其他设备传导干扰。
- 谐波电流测试
- 测试内容:测量设备对市电产生的谐波干扰(2~40次谐波)。
- 标准依据:如IEC 61000-3-2,规定输入电流≤16A的设备谐波发射限值。
- 目的:避免谐波污染电网,影响其他设备正常运行。
- 电压波动与闪烁测试
- 测试内容:评估设备引起的电网电压变化对照明设备的影响。
- 标准依据:如IEC 61000-3-3,规定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值。
- 目的:防止设备导致灯光闪烁或电网电压不稳定。
二、EMS测试项目
EMS测试旨在评估设备在外部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抗扰能力,确保其稳定运行。USB协议分析仪的EMS测试主要包括:
- 静电放电(ESD)抗扰度测试
- 测试方法:对设备接口进行接触放电(±6kV)和空气放电(±8kV)。
- 性能判据:如性能判据B,允许短暂功能降级但需自动恢复。
- 目的:验证设备对静电放电的耐受能力,避免因静电导致损坏或误动作。
-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(RS)测试
- 频段范围:80MHz~1000MHz。
- 测试方法:将设备暴露于射频电磁场中(如20V/m,80%AM调制),检查数据传输稳定性。
- 目的:确保设备在无线通信设备或微波炉等辐射源附近正常工作。
-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(EFT)抗扰度测试
- 测试方法:模拟电感性负载开关切换产生的快速瞬变脉冲群(如4kV,5kHz/100kHz重复频率)。
- 目的:验证设备对电流骤升的抵抗能力,避免误触发或数据错误。
- 浪涌(雷击)抗扰度测试
- 测试方法:模拟雷电或电网故障产生的浪涌电压(如±6.4kV,1.2/50μs波形)。
- 目的:确保设备在雷击或电压突变时不受损坏。
- 传导抗扰度(CS)测试
- 频段范围:0.15MHz~80MHz。
- 测试方法:通过电源线或信号线注入射频干扰(如10V,80%AM调制),检查设备性能。
- 目的:验证设备对通过导体传导的干扰的抵抗能力。
- 电压跌落与中断测试
- 测试方法:模拟电网电压暂降(如40%电压跌落,持续10ms)或中断(如20ms)。
- 目的:确保设备在电网故障时保持稳定运行或安全关机。
三、测试标准与合规性
- 国际标准:如IEC 61000系列、CISPR 22/24、FCC Part 15等。
- 中国标准:如GB/T 17626(EMS)、GB/T 9254(EMI)、GB 4943.1(安全要求)。
- 合规标志:通过测试后,设备可获得CE、FCC、CCC等认证标志,证明其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