协议分析仪支持解析的协议范围广泛,涵盖工业通信、网络传输、总线技术、无线通信及高速接口等多个领域,以下是一些主要协议类型及其应用场景:
一、工业通信协议
- Modbus:支持RTU(串行)、ASCII、TCP(以太网)版本,广泛应用于PLC、DCS、智能仪表等设备间的通信,支持主从式异步半双工通信。
- PROFIBUS:包括PROFIBUS-DP(设备层)和PROFIBUS-PA(过程自动化),用于制造业自动化、流程工业的现场设备层通信。
- CAN:支持CAN 2.0A/B和CAN FD(灵活数据速率),应用于汽车电子、工业机器人、轨道交通的实时控制网络。
- EtherCAT:支持分布式时钟同步、实时通信(RT)与高精度同步(SoC),用于多轴运动控制、机器人协作等高实时性场景。
- PROFINET:包括PROFINET IO(实时通信)和PROFINET CBA(组件自动化),用于工厂自动化车间级监控与现场设备层通信。
- CIP:通用工业协议封装,支持显式/隐式报文,应用于Rockwell Automation设备间的通信。
- HART:支持FSK频移键控信号叠加于4-20mA模拟信号,用于智能仪表与控制系统的双向数字通信。
- WirelessHART:基于IEEE 802.15.4的无线Mesh网络,用于工厂无线传感器网络。
二、网络传输协议
- TCP/IP:包括以太网、TCP、UDP、IP、ICMP、ARP等协议,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,也是局域网和广域网中最常用的协议。
- IPX/SPX:Novell NetWare网络使用的协议,逐渐被TCP/IP取代,但在某些特定环境中仍有应用。
- NetBEUI:一种小型、高效的协议,主要用于小型局域网,不支持路由。
- DNS:域名解析协议,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。
- HTTP/HTTPS:超文本传输协议及其安全版本,用于Web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。
- FTP/SFTP:文件传输协议及其安全版本,用于在网络上传输文件。
三、总线技术协议
- USB:包括USB 2.0、USB 3.1(Gen1和Gen2)、USB Power Delivery 2.0等协议,用于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连接。
- I2C/SPI/UART: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,用于微控制器与外设之间的低速通信。
- SATA/SAS:串行ATA和串行附加SCSI协议,用于存储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。
- PCIe: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,用于连接计算机内部的高速设备。
四、无线通信协议
- 蓝牙:包括经典蓝牙(BR/EDR)和低功耗蓝牙(BLE),以及双模蓝牙,用于设备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。
- Wi-Fi:包括802.11a/b/g/n/ac/ax等标准,用于无线局域网通信。
- ZigBee:低功耗、低速率的无线通信协议,用于物联网和智能家居领域。
- LoRa:远距离、低功耗的无线通信协议,用于物联网中的长距离通信。
五、高速接口协议
- UHS-II:超高速SD卡接口协议,用于高速数据传输。
- FC-AE:光纤通道航空环境协议,满足高实时性需求,用于航空电子系统。
- InfiniBand:高速串行互连协议,用于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。